對虛假院校網站“一網打盡”
http://www.hai34.com2025年10月31日 09:25教育裝備網
各方都盡到自身的信息核查和監管職責,再“精美”的造假術也將無處遁形
近日,四川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發布《嚴正聲明》,一次性披露了7所假院校網站,引起輿論關注。據四川省教育廳介紹,該廳接群眾舉報,有網站涉嫌以“廣元職工醫學院”等名義實施詐騙。經核實,廣元職工醫學院、四川省建筑經濟學院等專業學校網站均為虛假仿冒網站。公開資料顯示,近期全國至少有3個省份的14所假院校網站被揭露。
盡管教育部已連續多年發布全國普通高校名單,各地教育部門一般也提供了中等職業學校名錄查詢渠道,但各類虛假院校網站仍屢禁不止。這無疑再次提醒全社會,不能低估相關騙術的頑固性和再生能力。
事實上,“野雞大學”現象已存在多年。近年來,教育、公安、網信等部門持續加大招生詐騙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不具備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野雞大學”開展的違法違規招生活動。但正如此次全國又冒出十余所假院校網站所示,相關的騙術并未銷聲匿跡。甚至,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一些騙術手段也在“升級”。如制作足以“以假亂真”的院校網站,就很容易讓一些家長掉入陷阱。
并且,這里面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即如今被仿冒的對象已不再局限于普通高校,而是進一步延伸至中等職業院校。像此次披露的假院校網站中,多數都屬于中高職院校。這背后存在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一,近年來隨著對“野雞大學”打擊力度的加大,詐騙分子開始將目標轉向監管相對薄弱、信息透明度較低的職業院校領域,將其視為“新藍海”;其二,隨著職業教育的政策利好與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部分詐騙者聞風而動,利用家長對職業教育的選擇意愿實施精準詐騙。此外,相對于大學,中高職院校數量更龐大,類型也更多,這也在客觀上加劇了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針對這一狀況,家長和監管部門都需提升防范意識與應對能力。對家長而言,無論是選擇大學還是職業院校,都必須將信息核實放在第一位。在信息查詢高度便捷化的今天,如果能夠多一重信息核查,相信被騙的概率就將大大壓縮。對教育監管部門而言,則也應進一步加大職業院校領域的“打假”力度。例如,在招生季可參照發布高校名單的做法,主動公布具備招生資格的中職學校名錄,讓家長有更直接、權威的參考。同時,針對日常查處的假院校,也該第一時間給予曝光。
歸根結底,“假院校”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各方都盡到自身的信息核查和監管職責,再“精美”的造假術也將無處遁形。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