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建設蘊含干事創業方法論
http://www.hai34.com2025年11月13日 09:34教育裝備網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進一步下大氣力把黨建設好,打造一支黨性純潔的隊伍、紀律嚴明的隊伍,使我們黨始終不負人民,團結帶領人民順利完成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這一重要論述啟示我們,要深刻理解黨的作風建設對我們順利完成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深遠意義。面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課題,作風建設從“思想引領”到“制度固本”的方法論意義愈發凸顯。
以思想根基構筑干事創業價值坐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作風建設的本質是黨性淬煉與價值重塑的辯證統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世界觀決定方法論,黨性修養作為黨員干部的精神內核,直接塑造政治判斷的敏銳性和行動選擇的自覺性。理想信念作為“精神之鈣”,通過錨定“為誰奮斗”的價值原點,為干事創業提供根本遵循。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黨員干部才能確立干事創業的價值基準,將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觀察時代、把握大勢的思維工具,使干事創業始終服務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黨性修養的深化過程,是摒棄功利化政績觀、抵御風險誘惑的自我凈化過程。只有不斷擰緊“總開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得以端正,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方能回歸本真,最終形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自覺。
以實踐導向激發干事創業行動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干方能興邦、實干方能強國、實干方能富民。”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基本觀點,作風建設從根本上來說是對實踐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真抓實干作為作風建設的核心要義,是理論向實踐發展的重要方法論。以務實作風破除形式主義桎梏,以問題導向取代簡單化的痕跡管理,將行政資源和工作重心從文山會海轉向民生痛點,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團結協作合力攻堅。以作風優勢提升干事創業實效,就要憑借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的行動哲學,將擔當勇氣轉化為發展銳氣,將落實定力沉淀為治理能力。還要把握作風建設的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在普遍性規律與特殊性實踐的交匯點上精準發力,使實踐效能得以充分釋放。
以制度剛性支撐干事創業長效運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制度籠子扎緊”。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作風建設從治標向治本深化,必須依托制度體系的剛性保障。考核評價、容錯糾錯、權力監督,為干事創業營造穩定的預期環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科學考核機制需平衡“顯績”與“潛績”,避免急功近利導向扭曲政策初衷;容錯機制則劃定改革“試錯區”,明確“為公”與“謀私”、“無意”與“故意”的邊界;權力監督聚焦用權規范,通過穿透式監管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制度設計的深層邏輯在于其辯證統一“約束”與“激勵”,紀律紅線遏制作風渙散,機制活水激活擔當動能。黨的紀律既是規范言行的“緊箍咒”,也是干事創業的“護身符”,二者內在統一于推進事業發展的全過程。
以人民立場標定干事創業價值歸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作風建設歸根結底是要解決“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民生需求是政策制定的原點,群眾滿意度是成效檢驗的終點。作風優良則民心凝聚,作風渙散則民心流失。將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求黨員干部在“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上保持清醒,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當成大事要事。唯有如此,作風建設才能真正成為凝聚黨心民心、激活發展動能的引擎,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不竭動力。
唯有持續淬煉黨性修養、弘揚實干精神、完善制度保障、恪守為民初心,方能使黨的作風建設真正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磅礴偉力,在新時代趕考之路上交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優異答卷。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