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多大學公共“金課”
http://www.hai34.com2025年11月14日 09:19教育裝備網
公共“金課”要以師生深刻共識,形成培養具有卓越才識時代新人的合力
近期,關于大學公共課“怎樣才能讓學生愿意上、盼著上、真正從中得到教益?”再次引發大眾關注和討論。
大學公共課程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具有重要地位,要高水平謀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實施,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更大價值。黨和國家頒布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等,對各種各類大學公共課程教育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是我們開好上好學好大學公共課的政策指南。
建設更多公共“金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業性和創造性。公共課程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培養學生逐步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同時,公共課程的改革發展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研究大學生的成長認知規律和學習接受特點,重點關注科學技術變革引發的習得方式變化,引導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獲得感。
公共“金課”要以教師扎實學識,保障學生獲得豐富知識。“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公共課程要實現開設的初衷,首先要做到用科學理論培養人,持續不斷深化其內涵建設,堅持以真理力量感召學生、以扎實學識吸引學生、以深厚功底贏得學生,通過基礎的、通識的、規范的、豐富的知識體系為培育學生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并融入到未來的創新創造筑基打底。
公共“金課”要以教師開闊見識,促進學生拓展社會認識。公共課程是高等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系統完整、層次健全的公共課,有助于塑造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提升社會認知力和適應力。一要有國際視野、歷史視野,在授課中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橫縱向比較,把課程內容的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二要能把握時代前沿、實踐前沿,堅持“四個面向”,結合經濟社會實際,把公共課程的實踐性綜合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用學到的理論解釋現實社會問題。
公共“金課”要以師生深刻共識,形成培養具有卓越才識時代新人的合力。推動公共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打造一批批公共“金課”,要不斷增強公共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政治性與學理性、價值性與知識性、建設性與批判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統一性與多樣性、主導性與主體性、輸入性與啟發性、直接性與間接性等協調統一上下足功夫,把教師引領性和學生主動性緊密結合在一起,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化等信息技術手段,在課程設置、教學形式、考核方式、實效評價等環節凝聚共識,進一步形成公共課與專業課協同培養具有卓越才識時代新人的合力。
(作者系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